假目標:卻做得越來越真
短短幾分鐘,一輛充氣坦克就快速出現在眼前。很難想象,這個近看外貌酷似大號玩具的假坦克,也能“吸引”來真正的反坦克彈藥。其實,當下各國陸軍配備的假目標包括充氣式坦克在內,并沒有看上去那么簡單。其仿真性能,既體現在外觀,又深入到內在,有時真可以說是仿到了骨子里。
大型武器裝備,常是對手攻擊的重要目標。尤其是當這些大型武器裝備處于戰場體系的關鍵節點時,更容易受到攻擊。為提高這類武器裝備的生存力,一方面使用者會強化有關防護力量,另一方面則會用隱真示假的方法來設置假目標,讓假目標在關鍵時刻“李代桃僵”,從而保全己方的武器裝備和實力。
對假目標的運用在二戰時各個戰場上都有所建樹。有些假目標的設置初衷,已遠超防護武器裝備和關鍵節點,而是圍繞著達成戰略目的而展開。這意味著大量的假目標不僅要求“真”,更要務“實”。
具有典型性的莫過于諾曼底登陸。登陸行動開始前,為誤導德國的判斷,盟軍展開一系列佯動,其中一項就是在英格蘭東南部地區設置大量假飛機、假坦克、假大炮。盡管當時設置的假目標大多為“骨架蒙皮式”,即通過鋼制骨架支撐橡膠蒙皮來達成外形相似,但由于二戰時德軍偵察機多用光學裝備來偵察,因此,費盡周章突破盟軍防空力量阻擊的德軍偵察機,在倉惶之間看到這些假目標時,仍信以為真。
如今,隨著偵察技術的發展以及監視偵察類彈藥的使用,昔日在設置武器裝備假目標時“形似”的要求已無法滿足戰場需求。在偵察手段向全方位、多波段、高精度化發展的背景下,“神似”的要求在假目標設置時變得至關重要。
當前,不少國家的先進偵察機上都配置有大量成像偵察設備和電子偵察設備,這些設備可通過紅外感知、電視攝像、雷達掃描等多種方式來感知目標、獲取數據,再將這些數據實時傳輸給地面中心進行分析,以判別目標真偽。這種情況下,只求“形似”的假目標已經無法瞞住現代偵察機的“火眼金睛”,設立假目標的一方“偷梁換柱”難度也隨之增加。
為適應偵察手段上的改進,假目標也不得不加速“進化”。當前,對假目標的設計要求,早已不再滿足于模擬光學特征,而是將應對現有主要偵察手段都納入“視野”,利用電磁學、光學、熱學、聲學、材料學等各種技術,全方位模擬武器裝備的各種特征,以求在新的“段位”上達到以假亂真的目的。
以充氣式假目標為例,當前,其表面通常選用高雷達反射率材料,涂有具有金屬反射性能的涂料,能逼真模擬現實雷達的反射特征。其內部配備有熱源,有的還加裝了角反射器。有些充氣坦克假目標的炮塔還可轉動,從高空偵察,可謂栩栩如生。
不僅如此,在戰場環境中,為充分發揮其效用,假目標還會在一定程度上按照真目標的偽裝手段加以“處理”,并安排有“演員”假裝進行日常維護與修理。甚至對假目標進行偽裝時,還會故意留一些“破綻”。這種適度的偽裝,不僅能減少偽裝作業量,還能在虛虛實實之間進一步欺騙對手的眼睛。
事實證明,這種仿真到骨子里的假目標有相當大的迷惑性,且在近期的一些軍事沖突中一再被證實。
然而,正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為在戰場上判明目標真偽,各國也在改進方法,如提升裝備的偵察精度、優化分析算法等,以便通過增強即時分析綜合數據的能力,提高甄別的準確率。
這意味著,偵察設施與假目標之間的博弈還會升級,偵察與反偵察之間的“貓鼠游戲”還將繼續上演。